返回首页

茶具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来源:www.bxwzhw.com   时间:2023-07-14 00:15   点击:1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茶具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瓷器致密,对茶味的反映不偏不倚,真实公正。因此,瓷器是适用最广泛的茶具,所有的茶都可以冲泡,不失真香真味。

陶器使用陶土较瓷器低温烧成,造型一般比较古朴粗犷,大气沉稳,颜色较深,表面略粗糙,胎厚,气孔多,传热慢,保温性好。

如果说瓷器适合“发香”,那么陶器适合“发味”。陶器特别能凸显茶的韵味,适合冲泡黑茶、老白茶等等,用于煮茶、煮水都很合适。

二、瓷器茶具分类介绍

瓷器:白瓷、青瓷、黑瓷等

盖碗与建盏是最常见的瓷器茶具了,用瓷器泡茶,特点是时间快,便于上手,形状开放,便于观察叶形,不影响茶汤的细微表现,不会带来的水闷气。

玻璃:

玻璃茶具质地透明,价格低廉,用来泡茶观赏性强,但缺点是易烫手,易破碎。

陶土:紫砂、紫陶、粗陶等

保温性好,能更好的激发茶性,持久茶香,但容易因温度骤变而惊裂,同时会吸茶味,泡茶结束后需及时清洗,适合中级阶段茶友使用。

竹木:木罐、木碗、竹罐等

竹木茶具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古代多见,现代已很少使用,倒是用木罐、竹罐装茶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乌龙茶木盒,在盒上绘制山水图案,制作精细,别具一格。

铁质:

铁质茶具如铁壶的沸点高,保温时间长,煮出来的水含二价铁离子,可提升茶水口感,泡老茶更能体现陈韵,具有一定收藏和艺术价值,但缺点是容易生锈。

铜质:

在烧水过程中,达到一定温度后,铜质茶具如铜壶会析出微量铜元素,对身体有益,但是铜壶烧水比较耗电,同时也注重平时的保养。

银质:

银质茶具如银壶传热快,节省烧水时间,能软化水质,使茶汤更醇厚。同时,银壶析出的银离子具有杀菌的作用。不过,银质茶具的造价不低,并且真假难辨,购买时容易被坑。

三、茶具陶瓷分茶器和什么茶器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据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中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初处可见。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茶树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汉代四川一带的经济已相当繁荣,饮茶在当时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现。

王褒《僮约》中记载“烹荼尽具,酺已盖藏”,明确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国张揖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芼之。”

唐代中期,茶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从中国的西南一带渐渐向长江、淮河流域北移,产茶区域的扩大,加上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大大促进唐代茶业经济的繁荣。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陆羽《茶经》问世。

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茶叶种植区域进一步向北推进,茶叶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熊蕃的《北苑贡茶录》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

四、瓷器茶具分为

茶具是茶叶冲泡中必不可少的装备,而且种类繁多。有一些是大部分茶类冲泡时必备的茶具,称为基本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煮水器具:煮水器具有铝、不锈钢、玻璃、陶等质地。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是随手泡;

2、贮水器具:保温瓶。如果有随手泡,则贮水器具可不用;

3、弃渣用具:常称水盂。塑料小桶、瓷或者陶质的均可;

4、冲泡用具:即泡茶用的茶壶。有铝壶、玻璃壶、瓷壶、陶壶多种;

5、贮茶罐:贮放茶叶用。有纸、竹、瓷、陶等质地,前提是保证无异味;

6、取茶、置茶用具:由茶匙、茶荷组成。茶匙用以取茶,茶荷用以置放取出的茶叶。

7、放置茶具及送茶用具:称为茶盘。形状多以长方形、正方形等;

8、观外形及置放点心用具:称为小茶盘。有瓷、陶、竹等小盘;

9、去茶水渍及垫手用具:称为茶巾。以吸水性能强的棉麻织品为主;

10、公道杯:用来均匀分茶的器具;

11、品杯:用来喝茶的小品杯。主要以玻璃、瓷等质地为主。

五、茶具陶瓷分茶器和什么类型

我国茶具有12类

1、茶壶

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

①侧提: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

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

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

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以形状分

①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

②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球形圆柱形等。

③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物、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等。

④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

2、茶船

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

3、茶盅:亦称茶海

盛放泡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共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或公道杯)。

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

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因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

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

4、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

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

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

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

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

5、闻香杯

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

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

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

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

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

④圆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

7、盖置:放置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的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

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

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

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

①圆底:碗底呈圆形。

②尖底:碗底呈锥形,常称为茶盏。

9、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也称三才杯。

10、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

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

12、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

六、茶具陶和瓷有什么区别

区别主要是汝窑杯比一般陶瓷杯珍贵。汝窑其实也是陶瓷茶具的一种。汝窑只不过是陶瓷茶具众多分类当中的其中一项而已,一般汝窑指的是河南生产汝州的具有天青色,豆青色,厚胎厚釉的瓷器,属于我国五大名窑之一,而陶瓷茶具则更多的是一个总称,不管是陶茶具还是瓷茶具,都在包含之列,而汝窑茶具则是陶瓷茶具,众多分类当中的其中一项而已,都各有各的优点,并且陶瓷茶具更加宽泛一些。两者并非是有可比性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