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民间流传的端午节的五黄指什么

89 2023-12-19 11:02 admin

一、民间流传的端午节的五黄指什么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

“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二、端午节的诗词歌

《竹枝歌》(宋·范成大)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

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竞渡曲》(唐·刘禹锡)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一)

五月五,过端午,

赛龙舟,敲锣鼓,

端午习俗传千古。

(二)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蒲。

(三)

雄黄酒,洒庭户,

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

家家户户过端午。

(四)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祥

(五)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

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三、端午节的歌谣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入虎品。(陕西) 温州民间流行着一首《重五谣》: 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 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 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 吃爻重五卵,做个生员卵。 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

四、有一种修辞手法在宣传语中至少体现一种端午节的一种端午民俗,字数在20内

端午节来临,粽子香又香;粽子口味多又多,如天上繁星数不清。吃粽子,赛龙舟,记屈原,永难忘!

五、端午节挂在门联上的是什么,叫什么叶来者,反正是一样植物?

给你一个祥细点的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又是端午节,在乡间,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必定争相采集艾蒿,或做成“艾人”,悬于门楣;或剪成虎形,佩戴于胸前耳后,以避邪驱瘴。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的背面灰白色有茸毛,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用艾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艾以端午时采集的最好,晒干之后,“陈旧方可用”,所以又称为“陈艾”。《本草纲目》记载:“艾蒿逐冷,除湿。老人丹田气弱、腹腔怕冷者,以熟艾入布其腹脐,妙不可言。”

五月古称“恶月”,空气闷热潮湿,蛇蚊出没频繁,阳光炽热,百毒齐出。古人端阳悬艾草代表招百福,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用为祛除各种毒害,可以使人身体健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端午节挂艾叶习俗的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青气”(《荆楚岁时记》)。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足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并且效果极佳。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在乡间,艾的应用十分普遍,有一句俗语是这么说的:“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就可以窥艾的药用价值之一斑,如受风寒咳嗽,就可以用艾煎汤洗脚,或把艾叶切成细末,配上葱花,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随着时代的进步,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全面深入。有专家指出艾叶发出的烟气有抑菌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因此,在去年的“抗非”过程中有人燃艾叶来消毒预防是不无道理的.

六、求写一首关于端午粽子的压韵诗

桃儿红,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子香,包五粮,

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抻面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