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宋代的斗茶名人有哪些?

来源:www.bxwzhw.com   时间:2023-08-08 16:59   点击:330  编辑:博学茶道   手机版

宋代的斗茶名人有哪些?

比较著名的的应该是宋徽宗、蔡襄、苏轼了。

宋代的斗茶名人有哪些?

蔡襄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对斗茶记载是十分详尽,以迹蚂宋徽宗赵佶为姿弯埋代表的北宋宫廷斗茶,是北宋时期斗茶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极致。北宋时期还有大量吟咏斗茶的诗词文章。苏轼闹纳同司马光斗茶的故事,还被载于宋张舜民《画墁录》。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由贡茶衍生陵猛出来的有“绣茶”、“斗茶”;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而在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宋代斗茶其法

1、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

2、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罩汪则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度。调膏之前,还须温盏。

3、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程度;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民间称其为冷粥面,意即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适中,叫做粥面粟纹,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

4、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在黑、褐、青、青白、白色等不同釉色的茶盏中,以黑釉茶盏最适宜衬托白色的茶沫以供观察,于是黑釉茶盏随着斗茶风气的盛行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梅尧臣和苏辙的诗句: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其中福建建窑所烧制的黑釉盏最为著名,蔡襄《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说:“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苏轼《荔枝叹》也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渭)后蔡(襄)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斗茶之风从贡茶产地兴起以后,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后来还普及到民间。唐庚《斗茶记》记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斗茶,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

在中国的斗茶文化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与《茗园赌市图》。

1、《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是宋代范仲淹所作:“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蝾,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物棚。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2、《茗园赌市图》斗茶图(此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人物为主,画面上人物不少,画中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茶杯品茶的。右前边有一挑茶担卖茶小贩,停肩观看,还有一妇人一手拎壶另一手携小孩,边走边看斗茶。此画中有男人、女人,老人、壮年、儿童,人人有特色表情,眼光集于茶贩们的“斗茶”,个个形象生动逼真,把宋代街头民间斗茶的情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在世人面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