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日韩三国的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来源:www.bxwzhw.com   时间:2023-06-21 21:08   点击:1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中日韩三国的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在历史上曾对韩国和日本的茶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当代,日韩的茶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也带来了良好的影响。

那么,中日韩三国“茶”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三国的茶文化、茶具、茶道精神分别是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日韩三国的“茶”吧。

一、茶文化和茶艺

茶文化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是比较广泛的,它固然以茶道为核心,但茶道毕竟只是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茶文化至少还要包括茶文学、茶艺术、茶馆文化、民俗茶文化等。

1、日本

在日本茶文化中,茶文化与茶道几乎是同义语,茶文学、茶艺术等全部汇聚在茶道 之中,故有日本学者称日本茶道是“综合文化体系”。

而日本的茶艺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发展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可以说是将“仪式感”演绎到了极致。

点这里,详细了解日本茶道的“前世今生”!

2、韩国

在韩国茶文化中,茶礼是主流,与日本的茶道相近。

韩国的茶礼不完全同于日本的茶道,而是发展出了一套以五行茶礼为核心的茶礼流程,点这里,详细了解韩国茶礼的起源和发展。

韩国的茶文学发达于日本,比如崔致远、李行、权近、李奎报、李崇仁、郑梦周、李樯、崔怡、金正喜等人撰写许多汉文茶诗和茶文。

而日本仅有空海、嵯峨天皇等人撰写有少量茶诗文,影响较小。

3、中国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茶道、茶文学、茶艺术、茶馆文化、民俗茶文化均很发达。

其中,茶艺是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形式之一。

比如玻璃杯茶艺、盖碗茶艺、紫砂壶茶艺等,都是中国茶艺的优秀代表。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与茶文学是双峰并峙,民俗茶文化更是异彩纷呈,茶馆则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独特风景。

二、茶器的对比

1、日本茶器

日本的茶道虽源自中国,但也走出了自己独特的精心禅境来,集茶、书画、香、花为一体,用生活美学、心学层面之礼节表达出来。

茶器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对茶道器具极为讲究,茶道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还有“和物”与“唐物”、“高丽物”之区别。

战国时代,日本就把来自中国的茶器视为宝物,如果奖赏给立功的武士一个茶罐,武士就会欣喜得如同获得了一座城池。

从镰仓至室町(1336—1573)时代,日本出现了著名的“六大古窑”:濑户、常滑、信乐、越前、丹波、备前。

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日本各种“烧”的前身,现代还有美浓烧、有田焼(相当于中国景德镇陶瓷)、清水烧等。

除了陶瓷茶器,日本的铁器、银器、锡器等所制作的茶器也是独树一帜,纹样精美、做工考究。

2、韩国茶器

韩国茶器最早是以陶瓷为主,而韩国陶瓷的历史起始于土器。

大约在10世纪,韩国开始能够烧制青瓷和白瓷,其中青瓷的生产离不开中国五代时期越窑的影响。

在12世纪,得名“翡色”的深邃青翠釉色、铁锈花绘画装饰以及有黑白装饰效果的镶嵌技法,都属于高丽青瓷特有的面貌,青瓷的生产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的高丽青瓷有两大著名生产地:康津和扶安。

和青瓷相比,白瓷直到15世纪初才开始真正成功进入生产。

白瓷清洁简素与朝鲜王朝的统治理念儒家思想契合,白瓷被规制为帝王用器。

白瓷茶器和青瓷茶器作为韩国茶器的代表,不仅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在现代依然是韩国人茶器的主流茶器。

3、中国茶器

中国茶器经历了汉、唐、宋、明等几个朝代的发展,每个时期各不相同。

西汉时期的茶器同食具、酒具共用,并且已开始出现了专用茶器。

唐代贵族王朝主要用金银茶器,普通百姓则用陶瓷茶器,生活讲究的大户都备有全套的碾茶、泡茶、饮茶器具。

宋代以后,茶盏是一种小型茶碗,敞口小底,有黑釉、酱釉、青白釉及白釉多种。

元代青花瓷茶器声名鹊起,而白瓷上缀以青花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深受饮茶人士的推崇。

明朝时期,宜兴紫砂陶与景德镇的瓷器同时发展,“景瓷宜陶”在烧制釉色、造型上都有了极高的革新发展。

清代茶器品种增多,色彩多样,从而把茶器制作推向新的高度。

到了现代,中国人民使用的茶器“包罗万象”,陶瓷、紫砂、玻璃、金属茶器各显其奇,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

三、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源远流长,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呈现出千姿百态,其行为艺术更随着我国的对外交往而传播到世界各国。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输出中华茶文化,已成为我国融入世界大同的重要手段。

中日韩茶道的精神兼容并蓄又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日韩的茶道精神。

1、日本:“和、敬、清、寂”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开创了正宗的日本茶道,提出了“和敬清寂”四个字。

“和、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通过饮茶做到和睦相处,以调节人际关系;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清、寂”是指环境气氛,要以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给人以熏陶。

除了和敬清寂,日本茶道还有“一期一会”之说,这是日本茶人在举行茶事时抱有的“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来源于佛教的无常观。

2、韩国:“和、敬、俭、真”

韩国提倡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其含义泛指和、敬、俭、真。

“和”即和善,“敬”即敬重、礼遇,“俭”即俭朴、清廉,“真”即以诚相待。

韩国茶礼的整个过程,从环境、茶室陈设、书画、茶器造型与排列,到投茶、注茶、茶点、吃茶等均有严格的规范与程序,力求给人以清静、悠闲、高雅、文明之感。

进入20世纪,韩国的茶礼逐渐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

韩国的茶礼以“和静、清虚、中正”为精神脉络,表现出心地善良、礼貌谦恭、简朴廉政等东方传统美德。

3、中国:“俭、清、和、静”

作为茶文化发源地,中国的茶文化内容丰富,茶道精神历史悠久而且提法多有不同。

陆羽在《茶经》里用“精行俭德”四个字强调了茶对于人格的自我完善性的重要性,“精行俭德”曾经被国人当作茶道精神的内涵。

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总结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

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在“廉、美、和、敬”中“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一个“和”字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

它意味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统一与和谐的,并由此产生并实现了“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

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用“俭清和静”四字提出了对中国茶礼的理解和定位,并被茶界广泛推崇。

茶尚俭,就是勤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明;茶导和,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就是宁静致远。

他提出中国茶礼“俭清和静”的核心思想,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做到“俭清和静”,而且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茶人。

相比韩日茶道,中国茶文化的宗教色彩较淡薄,而是把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溶在一起,给人们留下选择和发挥的余地。

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从街边挑夫到闺中小姐,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茶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不断加以发挥创造。

纵观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茶文化,和善知礼,清心真诚乃是不变的茶道精神。

这些可贵的精神和追求延续至今早已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瑰宝,同时也应该成为后人继续追求和传承的美德文化之一。

中日韩茶文化同根同源,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融合了各自民族文化的养分。

三者在很多方面有相辅相成、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具千秋。

中日韩三国彼此以茶结缘、以茶会友,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三国人民都共同体味着茶香中蕴含的包容、亲和与凝聚之力。

二、中国古代贵族喜爱的茶种类?

1、普洱贡茶

普洱贡茶是在雍正十年正式列入贡茶案的,据传普洱贡茶是由未婚少女采摘优质芽叶而制成的,经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

2、 曼松贡茶

曼松贡茶是居住在曼松老寨的山民制作而成的,属于普洱茶顶级精品。

3、当今我国的名茶和地方名茶中,有许多曾被历代皇室列入贡茶的,以下介绍的这些就是曾被历代皇室列入贡茶的:

浙江:西湖龙井、淳安鸠坑茶、顾渚紫笋、天目山清顶、雁荡毛峰、金华举岩、日铸雪芽。

安徽:六安瓜片、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霍山黄芽、岳西翠兰。

福建:白茶、天山清水绿、武夷大红袍、安溪虎岳铁观音、武夷肉桂。

湖南:君山毛尖、毗庐洞云雾茶、官庄毛尖、南岳云雾、大庸毛尖、古丈毛尖。

四川:蒙顶黄芽、巴岳绿茶。

贵州:贵定云雾茶、都匀毛关、湄江翠片。

江西:宁红、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古时名为闻林茶)。

江苏:碧螺春、花果山云雾茶、宜兴阳羡茶。

陕西:紫阳毛尖。

河南:信阳毛尖。

云南:普洱茶。

台湾省:文山包种茶。

三、茶疏是什么意思?

茶疏是指茶余饭后,人们在喝完茶后进行的打趣、话家常的聊天活动。茶疏这个词语源于古代,当时贵族们喝完茶以后会进行轻松愉快的聊天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普遍的民间习俗。

茶疏在中国的传统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其中常会涉及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话题。通过茶疏的聊天交流,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沟通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茶馆的普及率越来越低,但是茶疏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习惯。

除了在家中或茶馆里进行聊天活动,近年来,茶疏活动也逐渐融入了人们的职场生活。一些企业会在办公室内设立茶水间,员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通过聊天交流来放松自己,增强团队凝聚力。

茶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乃至东亚文化中的"人情味"。在茶疏中,人们可以展现自己的风采、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好地了解彼此、沟通交流。因此,它既是一种交际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内容延伸:除了在茶馆或茶水间进行茶疏活动外,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茶艺师傅的讲解和表演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艺表演通常包括泡茶、品茶、赏茶、列队、献茶等环节,形式多样、仪式庄重。在近年来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茶艺表演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四、建盏熊钵什么意思?

建盏熊钵是一种茶具,由建盏和熊钵组成。建盏是中国古代传统茶具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型和工艺,通常呈圆形或扁圆形,有盖、底、腹三部分。

熊钵则是模仿熊蹯形状的茶具,用于盛放茶叶和水。建盏熊钵的组合寓意“熊掌号令,建盏领衔”,象征着权威和领袖风范。

五、万里茶道历史知识点

茶通万里:万里茶道的历史与价值

万里茶道,指从1689年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开始,以茶叶贸易为主,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贸古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及现蒙古国境内,在当时的中俄边境贸易口岸恰克图进行交易,然后继续西行,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自圣彼得堡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成为18世纪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万里茶道的形成与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游牧民族生活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长期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带,日常饮食以食肉、饮乳为主,缺少水果蔬菜,难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由于茶叶具有解腻、提神、增加热量、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对他们来讲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饮品,“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茶叶作为生活必需品,被誉为“健康天使”。

  19世纪俄国茶炊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万里茶道就此开通。1728年,中俄又签署了《恰克图条约》,确定在边界两侧各设一个贸易圈。此年,沙俄市圈建成,称“恰克图”。1730年,中国市圈竣工,称“买卖城”。市圈内建有市场、商号、货摊以及贮藏货物的库房。中俄双方各派官员管理。1755年,清政府中止了沙俄商人来北京贸易,全部集中在恰克图进行。恰克图作为中俄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基地发挥重要作用,日渐繁盛。中国输俄的商品以茶叶为大宗,1845年至1847年以前每年输出俄国的茶叶大约40000箱,1852年以后达到175000箱以上。其他商品有丝绸、布匹、铁器等。俄方出口中方的商品以毛皮、药材、工艺品等为主。

  恰克图贸易给双方商人带来了巨额利润,俄商人将茶叶转贩至欧洲市场,获取厚利。同时,恰克图贸易还给沙俄政府带来了不菲的关税收入。1760年从恰克图收的关税已占俄全国关税收入的24%,1775年上升到38.5%。1821年至1850年,恰克图一处俄对华贸易额占俄全部对外贸易的40%—60%,最高时达到60%以上,而中国对外输出商品的16%和对内输入商品的19%是在这里进行的。这一时期的中俄贸易基本上是平等互利,双方商贸亦为公平贸易,并且年年呈现顺差,不少白银从俄国流入中国。

  20世纪初,由于交通的发展,运输茶叶的路线改为以江海水路和铁路为主,通信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加快了流通速度,再加上俄政府对中国茶叶进口采取关税壁垒政策,以及印度茶、锡兰(今斯里兰卡)茶的竞争等原因,长达两个多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山西祁县晋商老街,街道两侧遍布明清时期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当铺等商铺旧址和商贾宅院

  晋商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和经营主力军。山西商人历来有走出去行商,从事长途贩运的传统,足迹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商业重镇和码头。明清时期,晋商凭借区位优势、地利之便,成为长城沿线“九边重镇”和蒙古草原一带“茶马互市”等民间贸易的先驱者与经营垄断者,张家口、归化、包头、多伦、库伦、恰克图买卖城等商业区域均为晋商掌控。如恰克图买卖城清雍正八年(1730年)仅有4家晋商商号,至嘉庆初年发展到60余家;到道光年间,茶庄发展到100家左右,全部为晋商经营。茶叶贸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旅蒙晋商”和伟大的国际贸易之路——万里茶道。

  晋商为中国茶叶的国内外贸易乃至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创造了“总号经济模式”,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即东家与大掌柜坐阵总号,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各分号在外独立自主,灵活经营。二是创造了茶票业兼营模式,实现了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加、运、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茶产业经营模式。四是创造了茶叶品牌化营销模式,在抓好茶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茶产品的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晋商在湖北羊楼洞一带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在湖南安化生产的“千两茶”,至今都是蒙古国和俄罗斯市场的畅销货。五是创造了“顶生意”的身股激励模式,把东家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绑在一起,共同发展。六是树立了勇于开拓、艰苦创业、诚实守信、以义制利、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的精神,创造了茶通天下、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义通天下的丰功伟绩。

  万里茶道是伟大的,也是辉煌的,它是中蒙俄三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在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与宗教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具有巨大的历史影响力。

  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驿站,图为晋商在此建造的山陕会馆(摄影/温飞)

  从经济方面讲,通过贸易流通,满足了游牧民族对茶叶等生活物资的需求,同时也把牧民的牲畜、毛皮销售出去,增加了收入,有助于牧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中国茶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品种与形制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包装更加考究,品牌效应更加突出,带动了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乃至镖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昌盛;带动了其他商品的流通,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劳动力集聚,拓宽了就业门路和岗位;在造就了一大批大商号和大商人的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商业人才,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推动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开创了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市场,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发展和繁荣,许多地方都是因茶而生、因茶而兴盛起来的。

  从政治方面讲,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仅勘定了边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贸易发展促进了政治的稳定。为了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两国制定了一系列运行、管理和监督制度,而且特别规定禁止用鸦片与茶叶进行交易,有利于两国之间增进了解和沟通。

  晋商在福建武夷山等地收购茶叶,经由航运及马匹、牛车、骆驼等陆路运输工具贩往恰克图等地

  从文化方面讲,在进行经济贸易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也潜移默化地进行。在恰克图,中俄商人直接交流没有语言障碍,使用带有中国腔、俄国腔、蒙古调的“恰克图语”,各方商人相互都能听得懂;中国饮食文化在这里也得到传播,中国生产的红茶和砖茶受到商人青睐,包子、饺子、羊肉面、炸油饼在这里都能吃得到,做法和口味甚至食品名称的读音都带有山西味;富有民族特色的两国手工艺品很受欢迎;晋商与俄商在恰克图非常注重礼仪礼节,经常相互走动,相处和睦,每逢对方节日还要相互祝贺,互赠礼品。

  从民族与宗教方面讲,行商的伙计都要学会中医的针灸拔罐,有的还随身携带药方和药品,方便给牧民治疗常见病;晋商非常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途经敖包和寺庙要献茶并祭拜,并且善于处理当地政府官员、王公贵族以及寺庙僧侣的关系,如遇灾害、修路、寺庙维修或有重大祭祀活动等都要慷慨捐资,广做善事,多行义举。由此可见,万里茶道也是民族之间交流融合、文明传承的和睦大道。

  作者简介

  张维东,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万里茶道专业委员会主任。

六、什么是盖碗茶?

盖碗茶,四川等地人民的传统饮茶风俗。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一些懂茶道的人很会品茶,他们认为,如果茶香而不清则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

盖碗茶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于清代的京师,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盖碗茶宜于保温,故后来各地都流行。

七、中国功夫茶茶艺地区划分哪四大流派?

1、贵族茶道: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于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求其极,很违情背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

2、雅士茶道: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缘,他们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3、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

4、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场,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