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茶道产于?

来源:www.bxwzhw.com   时间:2023-07-24 13:21   点击:13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茶道产于?

茶道源于中国,之后又传入日本以及西方。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

二、茶文化的哲理和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到处都散发着茶香。文化要以一系列生活方式来承载,茶文化承载的就是一种极富质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和平安康的时代。在中华文化里,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文明的饮料。茶艺是饮茶风俗和品茶技艺的艺术结晶,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蕴。茶从早期的药用到后来的饮用,文人士大夫起了重要的作用。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饮茶非常注重文化品位,把饮茶当作一种高雅风尚,使得饮茶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而且成为士大夫朝夕相伴的风雅趣事,出现了不少的茶诗、茶画、茶经以及不少饮茶成癖的人。谚云“三分解渴七分品”。当然解渴与品味的比例大小,随社会文明和文化发展的不同而不同,社会愈向前发展,饮茶人的层次愈高,品味的成分自然就越大。总体上,对茶的旨趣源于饮茶人的心情与茶性的吻合统一,只有真正的嗜茶者才能获得茶之韵味和乐趣。古人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志绝尘境,栖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一、 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茶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与人们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的精神相契合;茶道的“和、静、清、俭”精神,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因此,现代社会弘扬茶道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三千年道统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到了近现代在西方理性主义的冲击下,亦曾被彻底否决。但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冲突的日益加剧,天地人道和谐共处的问题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期,机遇与危机都是前所未见的,人类生存状态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方面,新科技革命使人类拥有征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积累了超过以往世纪总和的物质财富,展现出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人的异化程度有增无减,现代文明创造的物质力量已达到可于瞬间毁灭人类的水平,这是“外在危机”;同时.现代文明形成的种种异己力量也在摧毁人的心灵,导致人的异化,“使人背离了他的真正目的”,“阻碍人的成长”,这是“内在危机”。于是,追求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协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世人的共识。人类的使命并不只是谋求在物质上掌握世界,从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意义上说,物质增长不是进步的目的,而只是未来进步的一个前提条件,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使人类能够在精神上掌握自身,达到精神与物质的和谐统一。

茶道所蕴涵的超越、和谐、俭省等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力弘扬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和谐”,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协调发展,即指从那种根深蒂固的动物性的、重占有的、片面的生存观念提升到注重生存意义与生命质量,强调人、社会、自然全面协调发展因而具有自我反思、约束及调节机制与效应的属人的生存观念,求得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步调一致,做到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相结合,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相结合,发展经济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同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相辅相成。人既需激烈、昂奋、粗犷、豪放的阳刚之秉赋,也需平和、寂静、清悠、素俭、精进的阴柔之素质,阴阳共济,刚韧并存,乃有助健全人格之养成。酒性为阳,饮酒助豪情,茶性为阴,品茶添清雅。一侠一隐,一个热烈,一个冷静,故茶对人性的完善,有独特价值。

人们在功利生活中,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心灵复归清静、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国正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迁,又值经济体制转轨,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疏离已有深刻体验,故人性复归的冲动尤显迫切。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的特质,与此种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内容,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二、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茶源于中国,中国历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情趣。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伸手,饭来开口”的生活;贫困之户,过的虽是“粗茶淡饭”,但都离不开一个“茶”字。总之,“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树原产地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发现原生的自然茶树。但是,世界公认,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有着卓越的贡献,这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并且逐步地传播到中国的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1、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志绝尘境,栖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2、茶文化是应付人生挑战的益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市场竞争下,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类依附在人们身上的压力不轻。参与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应付人生的挑战。

3、有利于社区文明建设。经济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浊,道德不能沦丧和丑恶。改革开放后茶文化的传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

4、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显。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饮茶止渴,也不是为了鉴别茶质的优劣。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5、促进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茶本身也好,围绕在它身边的事物也好,都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更加和谐的生活艺术,将其推广,必有助于人类的和平与幸福。

中国茶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是多民族、多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容着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中国的哲学、社会学、文艺学、宗教学等多门类的学科。在经历了千回百转的历史岁月后,中国茶文化带着全部的文化密码,横陈在我们面前。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茶文化是那样的深沉和凝重,在它的广袤和无限丰富性面前,我们难以估量出那沉甸甸的分量。

三、何为茶道,品茶有什么讲究?

道,一阴爻,一阳爻,自,走四部份组成。

阳为天,乾卦,君子健,自强不息。

阴为地,坤卦,地势坤,厚德载物。

清华以此为校训,告诫学子要在天地之间自已走路。

黄帝:“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皇帝下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天不怕地不怕的水泊梁山打出的旗号只是:“替天行道”。

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鬼儿子,喝了几口茶汤,竟厚颜无耻自诩为:道。

让一盏茶汤的汤花在手中变幻无穷(如图)。你不会讲究就站一旁去,练上十年再出来胡说八道。

四、中国茶道的理念?

1、天人合一,物我玄会。

中国茶艺美学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是源自《周易》的一个哲学命题,庄子最早做了论述,后来发展成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据此,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树立了“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思想。有了这种思想,茶人心灵的搏动就能与大自然的生命律动浑然一体,茶人和茶就会产生富有人情味的情感交流,体验无比亲切美妙的感受。

“物我玄会”则是强调在品茶时从思想上泯灭物我界限,用全身心去与客体进行情感交流,通过物我融通,达到“思与境偕,情与景冥”的境界,这时我即茶,茶即我,人与自然融合,一滴万川,有限无限,都在顿悟中消融,个体思想课达到绝对自由的“天乐”境界。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即智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孔子创立的“君子比德”审美论。朱熹解释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即儒家认为审美必须符合他们推崇的道德。据此,茶艺美学发展处了茶人爱石、爱玉、爱松、爱竹、爱梅、爱兰,以及追求真善美的艺术风格。

3、涤除玄鉴,澄怀味象。

“涤除玄鉴”出自《道德经》,洗净污垢为涤,扫去尘埃为除,古人把镜子称为“鉴”。茶艺美学强调涤除玄鉴,要求茶人像大扫除一样把主观成见和一切教条迷信清除干净,让心一尘不染,一妄不存,一相不着,在茶事活动中用虚静空灵之心去观照万物,去感受自然真切之美。

“澄怀味象”是南朝山水画家宗炳提出的审美理论,在茶艺美学中是对“涤除玄鉴”这一哲学命题的补充,澄是指水清澈平静之意,“澄怀”,即使自己的心怀像澄清的水一样平静明澈,“味象”是指茶人用澄明如水之心去品味茶,去妙悟审美对象。

4、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在中国茶艺美学中,“道法自然”表现为追求自然美。自然的本性是朴素的,自然美表现在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花之自落,水之自流,它们都是自然无为,淡然无极。

在茶事活动中,“道法自然”具体表现为力求朴素简约,返璞归真,纯任心性,一切都毫不取巧,毫不矫揉造作。因为只有自然的东西才是真物,只有自然地流露才见真情,只有自然无我才见真性,只有自然之美才淡然无极,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因此茶人强调美到极致是自然。在自然表露中间真情,在自然忘我中见真性,在追求道法自然中去除自私,摆脱桎梏,返璞归真,得到审美享受,获得心灵自由。

五、什么是中国茶道?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如今,茶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

中国茶道:饮茶之道

中国茶道约成于中唐之际,陆羽是中国茶道的鼻祖。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饮茶之道”,即是饮茶艺术。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工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

中国茶道:饮茶修道

“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讲。陆羽的挚友、诗僧皎然认为,饮茶能清神、得道、全真。唐末刘贞亮倡茶有“十德”之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由上可知,饮茶能使人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总之,饮茶可资修道,中国茶道即是“饮茶修道”。

中国茶道:饮茶即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中国茶道:艺、修、道的结合

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六、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什么意思?

“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意思是品茶就如百转千回的人生,经历很多世事浮沉后,抖落了一身的风华与疲惫,取而代之的是遗留在心里的那份沉静和恬淡。悠然自得,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心无红尘,神离三界”,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幽幽的茶香沉淀下来的是那份对世态淡然超脱的心境和释怀。

“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这句话是茶道中一句经常被引用的禅语,出处不可考。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茶道是生活的艺术,喝茶是一种心灵与生命的修行,在喝茶的修行中获得清净具足圆满。

扩展资料:

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茶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深得自然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优良茶德。茶性俭,苦而后甘,它的俭朴、清淡、和静、健身的秉性,恰与中国人崇尚先苦后甜,温和谦逊,宁静淡泊,恪守本分的思想相吻合,深得人们的喜爱。

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茶有德,饮茶人有茶德。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

七、茶艺主题名称?

在中国文化中,茶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它不仅代表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审美追求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礼仪文化。

一个适合茶艺主题的名称,

 1. 以茶叶命名:这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例如,“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都可以作为一个茶艺主题名称。

 2. 以地域命名:根据不同地区或城市来取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福建武夷山”,“四川乐山大佛”,“北京故宫”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意义深刻的茶艺主题名称。 

3. 以时间命名:将某个节日或纪念日与茶文化相结合也是一个好方法。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端午粽香飘满街”,“中秋月圆人团聚”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茶艺主题名称。 

4. 以意境命名:将一个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场景或形象作为茶艺主题名称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翠竹清风”,“梅花雪霁”,“山水画卷”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美感和文学价值的茶艺主题名称。 

取名字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文化、地域、情感等等。

八、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是我们都不否认中国也是有茶道的。有人将中国的茶道就称做“茶文化”,其实两者还是有概念上的区别的,可以说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专门定义一个茶道意义上的茶文化,也是可以的。

中国茶文化历史攸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精义,应该说都是健康向上的。

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道有渊源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多、相互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便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很有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

“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热门图文